志愿服务为馆藏资源调整加油助力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5-05-18浏览次数:312

图为工作人员做层架标 摄影 郭翠华

 

  近日,我校图书馆撤销原一分馆,整体搬迁20余万册藏书和1万册旧报纸,北校区图书馆完成馆藏资源调整,涉及图书30万册。除了抽调的20位专门人员,图书馆其他职工利用工作间隙和休息时间,纷纷志愿参与到搬迁和馆藏调整工作中。图书馆志愿者协会也组织志愿者到馆藏资源调整现场工作。
  “咱们明天继续吗?”“今天一楼工具书和过刊上架,感谢志愿者。”“团结,奉献,以馆为家!”图书搬迁如火如荼,资源调整快马加鞭,图书馆微信群也异常热闹,有负责人公布第二天工作内容的消息,有大家工作场景的照片,有相互鼓励的话语,等等。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志愿服务的精神,表达着为读者提供优良借阅环境的期望和努力。
 

  搬迁为馆藏调整赢得机遇

  3月底,按照学校校舍资源调整方案,图书馆原一分馆将整体撤销,原一分馆综合书库和阅览室约 20万册图书及 1万余册合订本报纸要按规定时间完成搬迁。复本量大、利用率低、陈旧的16万册图书、报纸搬运至学校档案馆库房临时存放,4万余册利用率高的水利工程、建筑科学、交通运输等专业的图书及文学类书籍调整到北校区图书馆开放使用。
  挑选图书、标识分类号与序号、打捆、分类堆放、记录数据、下架外运,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,做起来并不容易。“我们需要逐本挑选,准确分类,工作量真的很大。很多书上都落了一些灰尘,挑书时,有的老师出现了严重的过敏症状。”负责本次搬迁和馆藏调整工作的赵淑萍和李爱军老师感触颇深。
  搬迁之初,图书馆抽调了20名业务骨干,在确保日常工作和图书馆正常开放的情况下明确责任、加班加点、有序推进。经过28天的紧张努力,原一分馆图书搬迁工作完成,任务告一段落。
  然而,让工作人员更感到“头大”的是,图书馆以本次搬迁工作为契机,立足内部挖潜,在保持图书馆开放的情况下,对北校区进行馆藏结构调整和资源布局优化,提高各类资源的综合利用效果,并制定了《北校区图书馆资源调整方案》。按照设计方案,图书馆116房间的4万册提存书搬出,原址改造为资源建设部办公室;原资源建设部位置改扩建为新的借阅书库;原图书馆五楼低利用率的5万册工具书、合订本期刊,搬迁至新改造的借阅书库。更为繁琐的是,新调整过来的4万余册图书只有完成转馆藏、注册、上架、整架、顺架等工作,才能与其它图书一样享受RFID技术的便利。技术人员还要尽快绘制馆藏地图,加贴新增借阅库的无线射频识别层架标,更改无线射频识别定位系统等,才能实现图书定位,任务同样不轻松。
  为了减少对读者借阅的影响,要求调整工作5月中旬完成。时间紧,任务重,单凭抽调的14名馆藏布局调整人员,根本无法按时完成工作任务,开放可能延期。
  时间就是命令。4月15日,图书馆向全馆党员和工会会员发出“义务劳动月”倡议书,号召大家利用休班及周末等休息时间,义务参加馆藏资源调整工作。对于发动全员参加义务劳动,几位负责人心里都或多或少有些“忐忑”,“能得到大家的响应吗?”出乎意料和令人欣喜的是,图书馆的所有党员和工会会员都报了名,许多志愿者提前投入到义务劳动中。
 
  微信为志愿服务加温加力

  年初,图书馆的几位工作人员自发组建了微信群,本来是用于茶余饭后打个招呼,谈天说地,晒晒自己的旅游照,互发几篇心灵鸡汤。自启动馆藏资源调整工作以来,图书馆微信群俨然成了志愿服务工作交流和展示的平台。
  “我们组今天转数据两千”,“明天要超你”,工作一线的职工被微信群中传播的正能量所激励,志愿服务热情非常高。“我把给大家拍的劳动照发到群里了”,“咱们的劳动照上电子大屏了”,“明天集中在三楼干活,加芯片、转库、注册,还有倒架”,“今天三楼整架完成”。
  “周六刘馆长来义务劳动了”,“周日,高馆长、厉馆长、聂馆长来做志愿者了”。馆领导与馆员们一起,到图书搬迁现场做挑书、上架等工作,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。
  每日,一些职工完成了日常工作,马上就去参加义务劳动;几位老同志也主动参与调整工作;有些馆员刚参加完学校运动会比赛项目,立即赶回来投入工作;有的老师值完夜班,第二天顾不上休息就去了馆藏调整工作现场帮忙;年轻的男职工主动把上书、顺架等重活累活揽了过来。在前期图书搬迁中扭着腰、崴了脚、出现过敏症状的部分老师,这次又主动“要活”干。
  书上有很多灰尘,大家干完活往往是“灰不溜秋”的,但都毫无怨言,纷纷在微信上留言:“劳动最光荣”,“劳动最快乐”,“劳动最美丽”,等等,与他人分享志愿服务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。人多力量大,目前,注册、倒架等都工作均比计划提前,馆藏调整工作接近尾声。
 
  所有努力只为读者满意

  无论是结构调整、资源优化、还是使用新技术,图书馆都是围绕着满足读者需求,方便读者借阅,有利于读者学习成长来开展工作。
  我校北校区图书馆自2012年开始应用RFID技术,实现了图书精确定位、读者自助借还图书,而直到一分馆撤销,原一分馆图书依然使用传统借阅方式,通过工作人员借还图书。工作人员对从原一分馆调整过来的4万册图书统一使用RFID技术,进一步方便了师生借阅和携带书包入馆学习。
  调整后,图书馆一至五层建成了类目齐全的一级藏书,供读者自助借阅;一层的工具书、中外文过刊、特藏图书等供读者阅览,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馆舍利用率,提高了图书资源利用效果,方便了读者,改善了读书学习环境。
  一分馆搬迁为图书馆资源调整和功能提升赢得了机遇。“继承发扬吃苦奉献、求实创新的精神,把图书馆建成资源丰富、环境优美、服务主导、读者满意的学习中心。”图书馆人为实现这一目标不断努力着。
 
 
作者:郭翠华